一、學習黨史有益于實現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前仆后繼不懈追求的中國夢
近代為實現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中國各階級、各階層有識之士不斷抗爭,先后發動了太平天國起義、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等可歌可泣的斗爭。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卻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這些斗爭的失敗證明了一個真理:即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方案,都不能力挽狂瀾、扭轉乾坤。中國的先進分子要救國救民,還必須進行新的探索,謀求新的出路。
當中華民族在黑暗中摸索的時候,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給中國帶來了光明。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提出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把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斗爭推進到嶄新階段。
二、學習黨史有益于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人民開創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中國道路是偉大的、光榮的和正確的。從1921年建黨時僅有53名黨員,到目前成為已經擁有9000多萬黨員、13億人民當家作主的世界大國執政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城鄉居民常年處于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狀態,70多年后,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實現了從貧困經溫飽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三、學習黨史有益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人民服務定為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的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黨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無論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違法亂紀都一查到底。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黨中央以非凡的決心這起大案的處理,震動了全黨和全國上下,對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黨史是總結昨天的記錄,又是教人把握今天、創造明天的向導。一百年前魯迅先生寫給中國青年一段話:愿中國的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像螢火一般,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沒有炬火,我們便是唯一的光。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新時代的青年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里,我們要向著紅旗指引的方向,以實干篤定前行以奮斗開啟未來。廣大青年在黨史學習中獲得力量,受到啟迪,進一步堅定初心,砥礪前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亞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