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黨史,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這一百年來所經歷的曲折歷史中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光榮的政黨。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十幾人,經過大革命的洗禮、國民黨的多次“圍剿”、長征,到抗日戰爭勝利、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曲折探索,最后到現在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黨在每一個歷史時期和革命關頭,總能在當時復雜的各種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的解決方法,不斷撥亂反正并建立相應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比如以王明為首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當時中央領導人在黨內進行了長達4年的統治,差點將黨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幸虧在國民黨第五次反圍剿后,及時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形成了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再比如新中國成立后不久,黨在1953年開始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確定了過渡時期國家發展的總路線,即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隨即形成了計劃經濟建設的高潮。又比如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全面的改革開放,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再到新時代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等。
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取決于黨有偉大旗幟和理論指南,取決于黨有著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取決于從嚴管黨治黨,取決于不斷加強自身執政能力建設。
結合公司發展歷史,從黨史的學習中啟發我們很多治企之道。我們要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找準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拿出切實有效的制度建設和思想引領,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發展目標和規劃,不斷帶領企業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棟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