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利用孵化幫扶工作促進出口的呢?就是緊緊抓住孵化促進工作的機遇做大文章。拿我們公司來說,由于我省缺乏日用消費類產品的完整供應鏈,多年來,我們主要在浙江、江蘇和福建等尋求貨源,如何增加地方產品的出口份額一直是我們所思考的。而3月份起,商務廳實施的孵化促進戰略,便為我們提供一個千載難逢的良好契機。作為企業,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努力把政府的新想法形象化,把政府的新要求具體化,把政府的新指示行動化。通過參與商務廳共同組建進出口孵化促進中心的工作,經過對各地企業狀況的實地調研,我們完全被震撼了:不論是天長秦欄的電子和光伏,還是當涂博望的機床和刃具;不論是風陽的玻璃產業,還是無為高溝的電線電纜,都讓我們豁然開朗,給了我們巨大的視覺和思想沖擊,因為我們沒有想到省內原來有這么多好的出口工廠,沒有發現這個巨大的產品寶藏,而且這個寶藏品味高,條件成熟,適銷對路。過去我們總是在羨慕遙遠的風光,卻忘記了欣賞身邊的美景。正所謂:本來家有明珠一顆,誰知長被塵勞關鎖,孵化讓其塵盡光生,終于照破山河萬朵。
孵化工作開展4個多月以來,我們參加了商務廳組織的科大訊飛技術轉化對接,參加了與鳳陽硅玻璃產業的對接,參加了與巢湖船舶、電線電纜、漁網漁具、鞋類、食品、服裝等企業的系列對接。據了解,商務廳組織的類似對接已達10余場,合作意向達70家。通過對接,僅玻璃產品一項,下半年就可以為鳳陽縣實現出口額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商務廳定點對口幫扶巢湖市的外貿企業,我們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為巢湖市培養了專門的外貿人才;我們還在公司內部廣為發布孵化工作心得和規劃,通過典型帶動,積極擴大孵化幫扶工作的影響力。目前,公司越來越多的員工認識到了孵化的重要性,嘗到了孵化帶來的甜頭,公司上下孵化促進工作的氛圍異常濃厚,參與孵化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增強。政府行為終于自然地轉化成了企業行為,變成了企業的自覺行動。
我們深深體會到,通過孵化幫扶,我們發現了現成的產品和新的增長點,挖掘到了新的潛力,培養了發展后勁,而且,我們還努力扮演起宣傳家和鼓動家的角色。而生產企業通過我們的人才、客戶和渠道優勢,迅速地了解、掌握并進入了國際市場,形成了明顯的后發優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彎道超越。
全國實行孵化促進工作的省市不少,但其他省市大多是區域性的和行業性的,像我省這樣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鋪開且力度如此之大,在全國還屬首創。站在企業的角度,我們感覺,孵化促進工作既是一次外貿促進政策的大宣傳,也是一次生產企業出口狀況的大摸排;既是一次外貿業務知識的大普及,更是一次外向型經濟的大推動。這種由點成線,由線成面,由面成片,片片相連,星火燎原的做法,實現了我們多年以來夢寐以求的生產企業、外貿公司、地方經濟的多贏局面。可以說,孵化工作是政府部門充分演繹好自身角色的一個經典之作。
為此,我們建議:孵化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我們不敢說一個地方不重視出口工作,這個地方的經濟就不能發展。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什么地方重視了出口,什么地方的經濟就肯定能夠發展;什么時候重視了出口,什么時候就能夠發展。孵化工作開展才短短5個月的時間,但成果是顯著的。根據商務廳提供的數據,預計全年可以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700多家,進出口額可達5至7億美元。這種千軍萬馬、千家萬戶做外貿的局面,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和巨大魅力。
(本文系柳夕良總裁8月份在政府出口工作座談會上的書面發言,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