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布滿了鉛灰色的云層,涼颼颼的冷風掀起了片片雪堆似的浪花,陰沉的空氣中,能見度極高,隔著維多利亞灣,對面灣仔、中環的高樓大廈已經了然入目,這似乎才是映像中的香港!
九七回歸之后,內地人出于好奇心,總想去看看黑暗的資本主義世界到底是個什么樣子。想來也奇怪,一想到資本主義,就想到資本家,就想到闊卓,想到揮金如土,想到燈紅酒綠……就像現在一提起業務就想到方向東就想到寶馬就想到別墅一樣。結果跑去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嘛!街道那么窄,房屋那么陳舊,商店那么狹小,老百姓的生活也普普通通……這哪能跟王府井大街和西單商場比較?簡直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么!
但是不論怎么破舊,社會管理的痕跡倒是隨處可見的,“小心路滑”、“小心碰頭”一類的提醒比比皆是,對一個四顧茫茫的陌生人來說,多多少少產生一些溫暖的感覺,似乎有一位無形的長者在不停地關懷著你的到來。
據當地人士介紹說,如果你在沒有這種提醒的地段滑摔倒了,可以控告這路段的管理者,以索取賠償。滑稽!作為當年的大陸人士對于這種近乎無理的索賠是頗不得要領的。但是十多年后,L君在上海某賓館滑倒后,雖然事故地點已經堂而皇之地掛了一牌提醒“小心地滑”,結果還是被S君以其階梯高度超標索得了賠償。實在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雖然十多年前的好奇心并沒有得到多大的滿足,正像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的,其實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差不多,尤其是老百姓真的感覺差不多。只是尾隨去了一趟的童子倒學會了一手,家里可增光添彩了——到處都是提醒,衛生間“小心地滑”,碗櫥“小心碰頭”,穿衣鏡“請整理好衣扣”,書桌上“請勿說話,按時睡眠”,掛鐘上“請按時上學”,門鎖上“警防小偷”,掃把上“請及時清掃地面”,抹布上……
(劉潤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