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見書名如見其文。汪先生在書中幾乎一網打盡地羅列了大家所知道的一些細節決定成敗的事例,讀來令人受益匪淺??吹綍臅r候估計沒有人會覺得陌生,先賢們有很多關于細節的教誨,比如錙銖必較,比如不事一屋安事天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更是生動地說明了細節的決定性作用。
然而,很多的人都看不到細節,不注重細節,不拘小節曾幾何時竟蘊涵著些許褒賞。領導們更是喟嘆,我的下屬怎么就沒注意到那個細節!細節究竟是什么?我想,細節就是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是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在生活中,你隨手往樓下扔東西了嗎?你隨便闖紅燈了嗎……在工作上,你認真做好每件事,為下一個流程著想了嗎?為下一個流程著想,給他人帶來方便,就是我們身邊觸手可及的細節啊。如果細節不能給他人帶來愉悅和方便,那么起碼的,不給他人帶來任何麻煩就是我們應該注意的細節。
細節雖可決定成敗,可當教化、激勵、約束缺失的時候,往往使很多人都不愿意“糾纏”細節。囿于細節也許會累了自己,委屈了自己;囿于細節也許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甚至會帶來“斤斤計較”的責難;況且忽略細節在很多時候又不會得到教訓抑或是懲戒呢!
孩子們從小被教育要愛祖國、愛人民,甚至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對孩子來說,這是不是顯得有點空泛,我們想想會不會覺得有些可笑?而當神六飛天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很多學校竟想不到組織孩子們收看電視!在這里,我們丟掉了細節。在小區里,孩子們采摘鮮花、踐踏草坪,家長們多半不會阻止甚至會對阻止者橫加指責,我們又丟掉了細節。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我們給孩子們細節了嗎?似乎都沒有。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那些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往往比中規中矩、寧靜淡薄更能博得青眼。在這里,天平沒有向專注細節者傾斜。
作者在書中比較了日美汽車產業的諸多細節,提到了“超極限努力”和“個人利益至上”兩種企業文化,還提到了終身就業制和市場調節制,我想,這才是問題的實質:日方的就業制度下,企業與個人的榮辱緊緊綁到了一起,企業就是員工遮風避雨的家,那么他自然地會為企業添磚加瓦,他絕對不會象書里提到的那位小姐一樣,打開車窗就往外扔瓜子殼,他也絕對不會象我們某些國企員工那樣大肆浪費,因為,那是他的家。
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公司不乏關注細節關愛職工關心企業的領導,不乏專注細節腳踏實地做好每件事的員工,正因如此,我們才能一步步地做大做強,做出輕工的輝煌。精益求精,為下一流程著想,細節決定成敗,綻放光芒的輕工企業文化將繼續引領我們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王浩供稿)